一 、深入进行思想教育美林配资
从1949年12月25日开始,担任解放海南岛任务的第40、第43军, 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渡海作战准备工作。
参加渡海作战的部队,对于中共中央军委赋予解放海南岛的任务, 都深切地感到无上光荣,很受鼓舞。但由于渡海作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, 没有经验,也产生了许多思想顾虑。有的一见到大海就害怕,担心出海 翻船,不习水性,被淹死在大海里;有的对渡海作战缺乏胜利信心,认为 这次作战既没有现代航渡工具,又没有海、空军支援,以古老的木帆船 渡海,很难完成任务;有的对国民党军的飞机和军舰存在恐惧心理,认 为有国民党军舰封锁,飞机巡逻,木帆船难以突破琼州海峡。少数干部 战士还有埋怨情绪,说:“南下我们打头阵,全国胜利我们压后阵,命真 苦。”于是得出的结论是:“这回是九死一生,革命到底(海底)了!”
渡海作战兵团和两个军的领导认为,产生这些思想顾虑的主要原因 是战斗队思想树立不够牢固,对解放海南岛的重大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, 对大海缺乏了解,尤其是对国民党军飞机、军舰的作用估计过高。为解 决这些思想问题,两个军召开了党委会,着重研究解决这些思想顾虑的 具体办法,帮助指战员提高胜利信心和树立勇敢战斗的决心。具体做法是: 从整顿干部思想入手,采取召开各级党委(支部)会和集训营以上干部 等形式,组织学习毛泽东对渡海登陆作战的指示,联系思想实际,开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,提高认识,打消各种思想顾虑,积极带领部队完成战 役的各项准备工作。对部队,从阶级教育入手,采取讲课、谈心、演戏、 讲英雄故事和召开控诉会、座谈会、誓师会,宣传立功条例等多种方法, 深入细致地对战士进行正确的革命人生观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,激发干 部、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荣誉感,树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。
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美林配资,积极组织干部战士学习海洋知识,研究海 情变化的规律,开展海上练兵,帮助他们掌握航海技术和海上作战的本 领;运用第128师第382团第4连副排长鲁湘云带领7名战士乘木帆船在 海上练兵时,遇到国民党军1艘军舰,即以学得的技术战术与它展开激 烈战斗,将这艘军舰击伤逃窜的英雄事迹,广泛进行宣传,克服恐惧心理, 增强了用木帆船战胜国民党军军舰的勇气和信心。
通过思想政治教育,部队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,指战员们一 致表示:'为了解放海南岛人民,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,我们愿抛头颅洒 热血,勇往向前,决不后退!'“坚决打好解放中南最后一仗!'有的干 部战士把写好的信和照片,交给上级组织说:“我若光荣牺牲,这封家信 请寄给我家里,这张照片,就送给烈士纪念馆保存。”有的连队干部战士 还咬破手指,用鲜血把决心书写在战旗上交给团党委,说“这面用鲜血 染红的战旗,我们一定要把它插在海南岛上!”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, 进一步激发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,提高了部队的战斗情绪,为渡海作战 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。
二、认真调查海情和岛上国民党军军情
为了正确制定渡海作战方案和正确运用渡海作战的技术战术手段, 第15兵团率第40、第43军进至雷州半岛地区后,便根据毛泽东关于“把 琼山、澄迈、临高、文昌诸县敌军配备及敌海军情况弄得充分清楚'的指示, 大力加强对海情和守岛国民党军军情的调查工作。华南分局和第15兵团 成立策反委员会,并指示冯白驹通过多种渠道,加紧对守岛国民党军展 开策反工作,从其内部获取重要情报。第40、第43军分别成立海上情报 侦察组(站),积极开展海上侦察,密切掌握国民党守军的飞机、军舰的 活动规律,获取其海上军事行动情报。兵团和军领导机关,还专门成立 情报资料研究机构,由兵团和军的领导亲自主持,组织参谋人员对搜集 到的各种情报资料,进行综合分析研究。各级侦察机构,还派出侦察人员, 在琼崖纵队侦察干部的带领下,乘木帆船伪装渔民潜入海南岛沿海国民党军防守区域进行现地侦察,调查其工事构筑、兵力部署、火力配置等 情况,为渡海部队选择登陆点提供了重要依据。此外,军、师、团机关 还成立了海情调查组,对琼州海峡的水文、气象进行调查,切实掌握海 上风向变化和潮汐流速的规律,为渡海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海上训练和 兵团正确实施渡海登陆作战指挥提供重要的情报保障。
三、加紧征集船只和雇请船工美林配资
船只和船工是渡海作战的物质条件。没有船只和船工,不仅无法进 行渡海作战,而且也无法进行海上练兵。在华南大陆即将解放时,国民 党军将沿海地区的大批船只劫到了台湾和海南岛等岛屿,不能带走的便 彻底破坏。所剩为数不多的船只,也被当地渔霸拖到附近的海岛上掩藏 起来,或将其沉入港湾里。因此,要在短期内搜集到能载运几万人渡海 的船只,任务是十分艰巨的。为了解决船只问题,第15兵团和两个军都 想出了很多办法。在沿海各地支前机构尚未建立时,由于兵团要求在1 个月内完成船只准备工作,故派出少数部队到各港湾强行征集。但此办 法效果不好,征集到的船只很少。兵团请求华南分局令雷州半岛地区党 委密切协作,并建议沿海各地支前机构积极帮助征集船只。两个军通过 支前机构采取广泛动员和租用的办法,将逃离沿海港湾的船主动员回来, 将渔船租给部队使用。由于征集船只的工作是在深入思想教育的基础上 进行的,因而效果比较好,仅1个月就征集了600多只船。两个军还通 过当地渔民了解到,在渡海作战部队到达雷州半岛沿海地区之前,有不 少反动地主、恶霸和土匪,驾船逃到附近岛屿躲避起来。两个军摸清情 况后,立即派出武装船队强行征用。第40军还根据第15兵团的指示,以第119师1个团于3月6日至7日对广东民族反共自卫救国军等部占 领的涸洲岛(今属广西)发起攻击, 一举解放该岛,并夺取了300多只 大船。经过沿海地区各级支前机构和两个军两三个月的共同努力,共搜 集2000余只船,并雇请船工水手4000余人。
两个军所搜集的船只,数量虽然不少,但能用的却为数不多。为了抓紧时间将损坏的船只修好,适时投入使用,两个军迅速在部队中抽调 有修船技术的干部战士,建立了修船厂,雇请当地会造船、修船的老渔 民指导,在华南分局派来的工程师和技工帮助下,仅1个月就将1000多 只木帆船全部修复好,并从中挑选出40多只比较大的机帆船,用木板和 沙袋加固,安装上重机枪和57、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、山炮,改装成 护航的“土炮艇”,以便在渡海登陆作战时,用以打国民党军舰,掩护船 队登陆 。
在此期间,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为解决渡海工具问题,曾派人到 香港购买登陆艇供渡海作战使用。同时,华南分局和渡海作战兵团也积 极进行改装机器船的工作。
四 、开展海上练兵
渡海作战与陆地作战相比,在战术技术和组织指挥上,都有许多不 同特点,要求更高,难度很大。既要对付国民党守军飞机的轰炸扫射, 打破其军舰的海上封锁,又要周密组织登陆突破。又由于以木帆船为主 要渡海工具,各船航速不一,易受风向、潮汐影响,行动难以一致,这 对组织指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。为提高渡海登陆部队的组织指挥和作战 能力,渡海作战兵团两个军根据渡海登陆作战的特点,积极开展战前海 上大练兵。以海为操场,船为课堂,苦练航海基本技术。如下海练习冲浪、 泅渡,适应海上生活习惯,克服晕船呕吐;上船练习撑篙、划桨、摇橹、 拉篷、掌舵、抛锚、收锚、提放分水板等,学会航船基本动作,掌握航 船技术;以单船为一个基本战斗单位,反复演练上下船动作、船上火器 配置、船上工事砌筑、航行中各种情况的火力使用及对各种情况的处理、 船上射击基本动作要领和方法、登陆冲锋动作等,学会海上作战的基本 战术技术;以多船为一队或多队,综合练习起渡前的组织准备、船只调 动编班、战斗秩序排列、隐蔽、防空袭、人员上下船、航行中的队形运用、 各种通讯联络方法、海上作战指挥动作、通过海峡时打飞机军舰的协同 动作、登陆突破前沿阵地和抢占、巩固滩头阵地动作要点、掩护后梯队向纵深发展等。
在海上训练中,各部队普遍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先技术后战术, 先昼后夜,先近后远,先单船演练后多船联合演练的循序渐进的方法, 狠抓训练计划和效果的落实。为了加强对海上训练的指导,军、师两级 领导机关和团、营领导干部,都搬到海边,搭起草棚,亲自组织指挥训练, 同战士一起学游泳,练射击,打秋千,走浪桥,练摇橹,学掌舵,体验 海上训练生活,及时解决训练中的问题。通过两三个月的日夜苦练,不 仅培养了6000多名水手,而且使广大指战员学会了划桨、摇橹、拉帆、 掌舵和识别风向、潮汐的本领,掌握了海上作战的多种战术,实现了渡 海作战兵团提出的“把陆军变为海军陆战队”的要求,为渡海作战的胜 利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五、做好支前和后勤保障工作
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支前机构,在华南分局的统一领导下, 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,积极开展支前工作,全力以赴地做好渡海作战的 后勤保障。1950年1月2日,华南分局作出《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决定》, 明确指出:“支前工作必须以省支前司令部为中心,在广东军区领导下, 集中全力筹划海南岛作战之各种器材、船只和燃料;凡国营工厂均需承 担制造、改装船只必需机件的任务,必须按时再抽调一部分干部、工程师、 技工到前线协助装设船只;不论公私登陆艇、救生器材,全部征用;不论 任何机关部队,有空余柴油机、汽油机全部借用;海南岛作战所需之各 种经费统由省财委会预支,经分局核批报销;各级党、政机关应全力做 好支援工作,一切为着争取海南岛战役的胜利。”鉴于华南大陆已全部解 放,广东省支前司令部根据华南分局的指示,于1月6日也作出决定:撤 销大陆支前机构,以集中全力加强海南岛作战的支前机构,并抽调干部 组成7个船只调查登记与征集工作组。1月30日,叶剑英在广州主持召开支援海南岛战役支前工作会议,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强对海南岛作战支 前工作的领导,由叶剑英、方方、古大存、邓华、赖传珠、洪学智等16 人组成支前委员会,下设支前司令部(为支前工作具体执行机关)、船只 准备委员会、物资供给委员会、策反工作委员会、雷州支前委员会、海 南支前委员会等。3月22日,叶剑英主持召开支前工作会议,对海南作 战的支前工作作了重要指示,强调“一切服从战争需要,局部服从全局, 后方服从前方”①。3月31日,广东省人民政府、广东军区司令部、广州 市人民政府、华南经济委员会根据华南分局的决定和叶剑英的指示,下 发了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联合通令。广东省各地特别是雷州半岛和海 南岛的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,坚决贯彻执行华南分局的决定,积极开展 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工作。中共南路地委(后改称中共粤桂边地委)和中共海南区委派出大批干部 到各县,大力开展征集船只、雇请船工和筹粮、筹款工作。此外,第四 野战军后勤部还派该部参谋长罗文带领100多名干部,协助广东军区进 行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。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,共征集大小船只2000多 只,雇请船工4000余人,动员民工96.6万人;修复公路3264公里、桥 梁96座、渡口6个;征集粮食3750万余公斤,筹款100万银圆;动员牛车4.5万余辆,为部队运输大批粮食和弹药。各级支前机构,还动员大 批群众,成立各种服务性群众支前组织,如医疗卫生组、洗衣组、运输 保障组、情报报知站、担架队、茶水供应站、粮食供应站等,在部队驻 训的400余公里的地段上,巡回为部队服务,有效地保障了渡海作战部 队的需要,为渡海作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质条件。
六 、琼崖纵队加紧进行接应准备
在海南岛长期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美林配资,根据第15兵团的统一部署,加 紧进行接应渡海登陆部队的准备工作。 一是以五指山根据地为依托,积极开展反“清剿”斗争。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作战方法,在地 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,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军8个师的进攻。二是组织 第 1 、第3、第5总队和独立团挺进到琼北和琼西地区,在国民党军防御 重点和渡海作战兵团拟登陆之地段上,广泛开展游击战、破袭战,摧毁 国民党守军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,破坏其防御部署,牵制薛岳所部兵力, 迫使其处于两面夹击的被动局面。三是发动人民群众开展以接应偷渡登 陆部队为中心的支前工作。在渡海作战部队准备登陆的沿海地区,普遍 成立秘密的后勤保障、担架救护、带路向导、传递情报等组织,积极准 备为渡海登陆部队筹送粮秣,抢救伤病员,运送弹药,战场警戒,站岗 放哨等等。这些准备工作为渡海作战部队顺利登陆和登陆后向纵深发展 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